泰山文化概论(收集3篇)

时间:2024-08-19 来源:

泰山文化概论范文篇1

查看更多《泰山学院学报》杂志社信息请点击:《泰山学院学报》编辑部

哲学研究

(1)人的发展:一个现象学阐释——在通向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途中孙成竹

(7)自由之澄明——以马克思哲学的视角看常晶

政治理论研究

(12)陈云为何能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周霜梅刘明钢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构离不开浪漫主义郝书翠

生态批评研究

(22)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审美与文化生态平衡杨岚

(27)生态批评空间的翻译生产鹿彬

(33)绿色·家园·和谐: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概念规划的人文主义评估韦清琦

(39)荒野——人类最后的伊甸园——爱德华·艾比散文集《荒野独居》的生态解读苏冰

泰山文化研究

(45)泰山诗学的集成之作与奠基之作谭好哲

(47)泰山诗与中国诗——读《全泰山诗》魏建

(50)文史交融才识辉映——读陈伟军主编《泰山文化概论》张鹏

(53)从巨石文化看泰山地区的早期文明韩光辉王洪波何文林

历史研究

(57)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之动机探微张日元

(61)天灾与革命:辛亥革命前后常熟千人会的抗租斗争金坡张超

(67)敦煌城市文化的发生及其嬗变张兴龙

文学研究

(72)楚辞研究中的中原文化与楚文化问题汤漳平

(78)《诗经》的修辞艺术及其影响林祥征

(84)石湖词清旷苍凉的风格侧面王伟

(88)论鲁迅的文学选择及其本质特征靳新来

(93)周作人附逆期间的“民族主义”表达徐仲佳

法律研究

(100)关于《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立法考察——以全球性的视角夏旭日

(108)论遗体捐献自我决定权与近亲属决定权的冲突与协调刘欢张宏

编辑出版研究

(112)中国古代编辑传播史大事年表(明清时期1368—1911年)梅焕钧

(121)《泰山学院学报》(2007—2011年)基金资助论文分析梁凤鸣

教育研究

(126)论大学文化建设的多维合力詹林

(132)试论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对策万勇华

(136)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与对策李晓

&nbs

p;(140)网络化生存:“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态程婧

泰山文化概论范文篇2

张先生感受的“零距离”

张东曙先生是商务流中的一位。“泰山号”开行一年来,他已往返乘坐了60多趟。这位此前经常选择航班往返济沪的销售经理向记者提供了两个比较算式。

(1)1小时20分+1小时×4=5小时20分

他解释说,这个结果是济沪间航班耗用的时间。上海飞济南空中消耗1小时20分,两端往返市区和机场地面消耗各1小时,同时占用他人接送时间各1小时。乘坐早班8时10分或9时10分的飞机,花费掉的半个工作日全在“有效时段”。另因天气问题还易发生延误。

相反,全天候开行的T105/6次,车站位于市区,登乘便捷。尽管全程9个小时,但充分利用了夜间21时后至次晨7时的“无效时段”。也恰恰是这9个小时,全列编挂卧铺的“泰山号”为旅客提供了完整的车上休息时间。张东曙说,这个对济沪间商务活动的位移环节,是典型的“零距离”概念。

车队长徐利提供的调查资料显示,像张先生这样的商务旅客及驻沪政府企业机构人员约占总上座率的50%。而对于占上座率40%的旅游流和探亲流来说,同样需要这种“零距离”概念。这也正是“泰山号”客运产品在创意设计过程对时空要素进行优化安排的结果。

(2)(352×2)-(760×2+280)=-1096(元)

张先生解释第二个算式说,济南至上海航班单程票价760元,往返1520元。一般情况下,单项商务合同考察签定周期为1个工作日,故无论乘坐早8点20分还是晚8点10分的航班,都要增加住宿成本280元(上海和济南标准间平均水平)。

而“泰山号”挂有舒适的25K软卧车厢,单程票价352元(硬卧下铺231元),堪称“流动的星级宾馆”,夕发朝至,为我们提供了12小时在沪活动时间,当晚乘T106返济。比较以往,就出现了1096元的“负成本”。单位规定,节约部分的50%归个人所有。

他向记者展示了这样的一幅理想的“济沪行商图”:在济(沪)一次订购“泰山号”往返车票,晚饭后上车休息,次晨在沪(济)与客户共进早餐,上午从容考察项目,午餐起开始洽谈至签定合同,晚间酒会后入住“流动宾馆”,不耽误次日正常工作。

“雪青色”理念和“人性化”追求

“柔和的灯光打在雪青色的铺套、窗帘、沙帘和台布上,营造着一种有别于外面浮躁世界的氛围”。一位陈姓旅客的诗意留言特别点出“泰山号”以雪青色为主的环境色调。

“雪青”由蓝和红两种原色构成,同时传递给旅客温馨、舒适,高雅、宁静的感觉。这是几经论证找到的一种最接近这趟车旅客成分心理需求的颜色。铁道部列车检查组曾对该车作出《客运服务质量监督检查记录》,认为“泰山号”构成列车环境和服务要素的窗帘、地毯、床罩、垫单、枕套的颜色、图案、质地和精细美观度,体现出特快列车的标准。

段长杨檬说,T105/6次列车开行后,引起了社会、旅客及各媒体的广泛关注,济南客运段会同有关专家提出了“传播齐鲁文化,领略海上风情”的列车品牌理念。尤其是与泰安市政府联合为列车冠名“泰山号”后,为这一品牌又注入了“旅客利益重于泰山”--以车为体,以山为魂的服务理念,使列车的品牌效应更加放大。

但一个创新产品上升为品牌,进而优化为精品,则离不开精心培育和细节打造。“泰山号”在产品创意上被赋予济沪新时空的“零距离”概念。同样需要通过环境和细节的配合打造,实现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零距离接触”。

泰山文化概论范文篇3

2012年8月23日,腾讯公司正式推出了一款微信订阅服务,即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用户不仅能够和订阅号的所有用户进行微信交流,也可以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消息推送给自己的朋友,比如说分享到朋友圈、微博以及邮件发送等形式。跟QQ和MSN等聊天平台不同的是,该平台还具有自身独特的辅助教学功能:1.将消息群发至相应用户的手机上,同时设定一些自动回复的关键词;2.相关用户无需通过下载平台中的资料来学习,这些资料并且能在平台上永久保存。到2015年9月为止,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用户活跃量已经达到了6.5亿,而且绝大多数为学生用户,学生群体非常喜欢使用微信。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移动学习也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学习方式,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是笔者在《旅游文化》课程中采用的一种新模式,将课程资源以微信公众平台的形式推送到学生手机中,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也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旅游文化》是旅游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内容涉及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山水景观、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园林建筑文化、旅游文学等,是旅游专业学生的入门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同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这门课的特点就是涵盖面广,知识性强,专业性高,概念抽象。因此,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推送旅游文化的相关知识,并通过评价反馈分析,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拓展学生的旅游文化知识有重要意义。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

个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申请微信公众号,因为主要是提供咨询和信息传播,因此申请的是订阅号,申请成功后,就可以在平台上咨询,而学生只要关注这个公众微信号,就可以收到该公众号的信息,因此在《旅游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将相关知识和信息通过公众号群发消息的方式推送至每位学生手机上,便于学生预习使用;到了课堂上,授课教师再针对学生已经预习过的知识内容进行相应的详解,使学生更好地熟悉掌握授课内容;在课堂结束后的提升阶段,授课教师再通过推送有关知识内容来进一步巩固与提高课堂所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将事例、练习题,将其制作成相应的图文信息、视频音频,然后对微信公众号上的所有学生进行群发。当然,教师可以推送最新最全的旅游资讯,让学生能够走在信息的最前列。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点击公众平台中的“图文转化率”,我们就可以读取出各条群发消息的群发人数以及被阅读的总次数,基本上能够概括性地了解每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另外,还可以了解每名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基于此反应,知识点的讲解时间可以进行合适的调整变化,或者采用其他教学的形式实施创新式教学。再者,授课教师除了每天能够在平台上群发一条信息外,还可以由绑定的个人微信号,跟学生进行单独的交流。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进度超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为个别的学生答疑解惑,促进对具体知识点的巩固。

二、微信公众号辅助《旅游文化》课堂教学案例

1.案例设计

笔者在传统《旅游文化》课程的课间休息时段,让所有的学生关注推“旅游课堂”这个微信公众号。同时知会学生,该订阅号会将一些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预习知识以及与之有关的课堂拓展内容推送给大家。整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为50人,最后有48名学生主动订阅了该公众号,占了全班总人数的96%。

下面,笔者以《泰山旅游》这个课题为例,讲述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号在课堂上进行应用。学生已经关注了“旅游课堂”的微信公众号,第一部分是课前预习阶段,教师提前两天,让学生进行《泰山旅游》的预习,微信公众平台中有一个群发图文信息的功能,我们可以点击该部分,使学生能够获取有关泰山景点的知识进行提前学习,根据图2提示的内容,消息主要有:“泰山景点介绍”“泰山导游图”;视频信息包括:“泰山景点概况视频”,让学生通过图文推送,了解泰山的有关知识,增加学生对该方面知识的的兴趣程度。主要教学的过程为:

(1)在课前预习阶段,笔者主要采取的教学形式是结合了任务驱动、课上传授、课件演讲以及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通过布置任务:作为泰山地接导游,接到一个学生团要游览泰山,你应该从哪些方面对泰山进行介绍呢?任务驱动,开门见山,加入模拟职场的情形,引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结合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让学生讲讲你对泰山的认识,一方面考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归纳能力,为今后从事导游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2)在课堂学习阶段,笔者创造性地设计一个体验式教学情境,学生通过观视频,感受泰山魅力;学教师,讲解泰山景点;赞泰山,传播邹鲁文化,将课堂知识与微信公众平台知识相融合,从观到学到做,也就是从了解、理解到实践的过程,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导游技能。然后课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投票的方式,放上学生个人介绍、讲解图片、讲解内容,评选金牌导游员,树立学生自信心,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让更多的人关注课堂平台,共同成长。

(3)在课后拓展阶段,教师在课后推送拓展资源:“泰山旅游攻略”“泰山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写一份泰山概况的导游词。教师建立“旅游课堂微信群”,通过微信群,上传作业,并让所有的学生可以及时分享。

2.效果评价

在“旅游文化”知识点教学中,图文信息的群发量共计5条。整个学期的教学,通过微信公众号群发的图文信息共计46条,整个过称中通过同学生不断针对《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展开讨论,图文资料、统计资料等各种形式的成果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不断涌现。在订阅了“旅游课堂”微信公众号后,对相关的学生展开问卷形式的调查,从结果显明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跟传统课堂结合讲授的创新教学形式是比较满意的,而且满意度大致到了百分之九十六之多。而且全部的学生均表达了对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旅游文化》课程学习的感激之情,认为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知识的一种科学途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沟通,为学生整合琐碎时间进行学习提供了参考。

3.课程反馈

实践表明,在课堂开始前、结束后,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图文信息,然后结合课堂的讲解,最后达成较为理想的《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完成结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锻炼他们的实践使用能力。

【泰山文化概论(收集3篇) 】相关文章: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精选昆虫日记(整理2篇) 2024-08-12

[精选]成长日记作文(整理5篇) 2024-08-10

我的日记6[精选](整理3篇) 2024-08-09

校园生活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09

实用的日记作文精选(整理6篇) 2024-08-08

猕猴桃作文(整理8篇) 2024-08-19

泰山文化概论(收集3篇) 2024-08-19

中秋节的作文1000字21 中秋节的一千字作文 2024-08-19